阅读历史 |

第112章(1 / 2)

加入书签

还要买药材,再加上他们俩的生意都不是短时间收入很多的那种,都需要积累。在这期间只能花家里的积蓄,他们每一笔钱都要好好计算。

两位高老师一听他们明天走怎么都不同意,他们好不容易和宁宁混熟了,还没稀罕够呢。

没办法景桥只好骗他们宁宁的奶粉吃完了。

高淑华:“这有什么的,我一会就去百货商店买几桶。”

景桥偷偷捏顾遥川胳膊一下,让他说。

顾遥川:“高老师真不用破费了,新奶粉他喝不惯的,容易闹肚子。”

景桥他们又连番劝了半天,答应他们中秋节再来,他们这才同意。

高虚名抱着宁宁说:“你们俩不是要买东西,去吧,孩子留这儿,晚上过来吃饭。”

景桥自然不会不答应这点小事情,“那我们先走了,一会儿就回来了。”

顾遥川:“老师,他有睡午觉的习惯,一会儿就困了,我们争取快些回来。”

高老师摆摆手让他们走,眼不见心不烦,他现在很舍不得宁宁,相处时间越久越不舍得孩子。

这个家里有了宁宁在每天都欢声笑语的,人老了就喜欢家里热闹些。

宁宁睡着后,高虚名坐在旁边看着他的睡颜感叹道:“唉……小桥他们这一走,家里又空下来了。”

高淑华正在翻自己的藏品盒子,她想送宁宁一个礼物。

听到丈夫这么说,她掩去眼底的失落,强颜欢笑道:“都怪我没能生下一儿半女,要不是我的身子不好,也不至于现在这样。”

高虚名后悔自己说错了话,妻子身体不好生不了孩子,这一直是她的一个心结,他现在提不是更让她难过吗。

分别2

高虚名连忙走过去拉住高淑华的手。有些愧疚的说道:“淑华,你知道我没有这个意思,我从来没有后悔过娶你。”

高淑华红了眼眶。

高虚名心疼的抱住她,“我有两个徒弟,就相当于有两个儿子一样。”

“秋落在大西北为祖国服务,小桥夫妻俩不仅孝顺还这么早让我们抱上孙子,宁宁聪慧、可爱,我这两个徒弟收得好。”

高淑华破涕为笑:“知道你有两个好徒弟了,你起来我还要给宁宁找项链。”

高虚名看她露出笑容,自己也放心了。

“先不说徒弟,就是有孩子的长大了也不见得就跟我们住在一起,秋落我不指望他了,木头一个,什么时候成家还不一定呢。”

“小桥不是说好了孩子上学前就搬过来,到时候我就退休了,你的公司也找人打理,咱们就在家养养花带带孙子多好。”

高淑华:“你说的倒是好,他们要是搬不过来看你怎么办。”

高虚名:“这还不好办,我徒弟我平常多补贴他们就是了。”

高淑华问:“你不怕看走眼了,他们就是图咱家的钱来的?”

高虚名:“经过这几天相处,你觉得呢?”

两人从彼此的眼中找到了答案。

他们谈论的两位主人公正在极力推销他们家的药油中,经过他们的不懈努力,老板终于同意把顾遥川带来的小瓶药油留下。

顾遥川留下地址,方便老板后续订药油,他对自己的配方有信心,无论是成本还是效果,他的药油在这里都是领先的。

药材都订好了,一大袋花费三十六块,够顾遥川用很久了,老板收了他的免费药油给他们抹了个零。

把药材送回招待所后,他们直奔百货商店,要给傅青林带礼物,还有高老师,这次多亏了他们帮忙。

给傅青林买的是一个小的保温杯,在办公室放着也很方便。据导购员说是新研究出来的,他们店独一份有,花费一元二角六分。

真的不知道给两位高老师送什么,好一些的他们送不起,平常的他们好像也不需要,最终他们挑选了一个花盆一个花瓶,分别送给高先生和高女士。

他们院子里种着许多的花,屋里每天也摆着新鲜的花,这两样希望他们喜欢吧,不过至少他们能用得上,花费两块四毛一分。

回去路上拐到聚斋坊买了五盒糕点花费六块两毛五分。这些是给王大娘、方杰他们带的糕点。

他们把这些东西先送回招待所,带着花瓶、花盆还有一盒糕点来到高老师家里吃晚餐。

景桥:“这是给您买的花盆还有给师母的花瓶,看看喜不喜欢。”

高虚名:“好,你们有心了,我和你师母都爱花花草草。”

“今天我做晚饭,你们都不用来帮忙。”

高虚名老师拒绝了所有人的帮助并关上了厨房门。

顾遥川和景桥陪着高淑华女士吃糕点、聊天,最主要还是围绕着宁宁开展话题。

他们来的时候高老师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,没一会就开饭了。

红烧鱼、糖醋排骨、烧鸡、凉拌黄瓜、冬瓜丸子汤、还有一碗鸡蛋羹就是今天的晚饭了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